3月18日晚,由閩南文化研究院和閩南文化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“閩南文化對談”系列講座第二講開講。活動邀請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、閩南師范大學客座教授汪毅夫,臺灣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特聘教授陳益源作題為《田野、文獻與田野里的文獻——談閩南文化研究》的講座。校黨委副書記、校長李順興,黨委常委、副校長張龍海,學校部分師生和校外閩南文化愛好者100余人聆聽了講座。講座由張龍海主持。
講座中,汪毅夫談到,田野調查與文獻整理都曾是人類學、歷史學的研究方法,田野調查強調的是到歷史現場去找尋證據。作為研究者不僅要注重當事人口述史的收集,同時也不能忽略文字信息的重要性,要學會將兩種方法充分結合起來,實現多方面多維度的論證來豐富自己的基礎材料。陳益源認為,田野調查無處不在,作為研究者要走進現場、融入現場,搜尋有實用價值的田野材料;口述形式以及文字形式兩方面的材料都應該被重視,可以通過口述史的文字化來創造出新的田野文獻。兩位教授還圍繞閩南文化研究的“田野”與“文獻”問題,分享了彼此的科研經驗,并結合個人田野調查實踐交流了田野調查的方法和途徑。
整場講座內容豐富,深入淺出,讓與會人員受益匪淺。講座開始前還舉行贈書儀式,李順興分別為汪毅夫教授、陳益源教授贈送《臺灣通史》(六卷本)。
新聞鏈接:
汪毅夫,臺灣臺南人,現任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,兼任閩南師范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客座教授。出版《臺灣近代文學叢稿》《臺灣社會與文化》《客家民間信仰》《中國文化與閩臺社會》《閩臺歷史社會與民俗文化》《閩臺區域社會研究》等20多部專著。
陳益源,現任臺灣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特聘教授,兼任臺灣中文學會理事長、漢學研究中心指導委員會委員、金門縣閩南文化協會總顧問等。撰有學術專著20多部、編著60余種,發表期刊論文200多篇。

會場圖

校長李順興向汪毅夫教授、陳益源教授贈送《臺灣通史》(六卷本)
(文:黃金蘭、鄒君露 圖:陳文旭)